社会集体窥私癖和现代流行工业

2005-01-08 2,260 0

title回顾2004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这一年来的流行工业所营造的若干个“莫名其妙”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不妨看看各家媒体的年终排行榜吧,看看那些排在前列的人或事。比如刀郎,尽管有那么多专业人士批评他那张专辑制作粗劣,但也挡不住响遍大江南北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还有台湾的林志玲,一个女主播,几乎从不接拍电影或者电视剧,也从不出唱片,而且还是三十“高龄”的美女,她的走红,在前几年“Twins”、“S.H.E”、孙燕姿、蔡依玲等小妹妹之后,是不是红的更邪乎?再就是Blog了,国内外各大媒体都毫不吝啬的给了它2004年最火的荣誉,在绝大多数人还不清楚Blog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时候,甚至很多眼下正在“玩”Blog的所谓“博客”们都解释不清的时候,它怎么就火了呢?

其实细细剖析这些现象,其红起来还是有迹可循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这些人物、事物都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集体窥私癖。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人是有新闻欲的社会动物,从来就是要把更多的了解周遭发生的事情为自己的需要的。在信息不发达时期,人们会轻易的被大众媒介所带来的量返式信息所满足。但当到了网络信息时代,所有的重要资讯被无数传媒在受众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输送给他们,而且这种量要比以前大的多,因为生产者的生产力上去了,自然产出就多;另一方面接收的渠道的增多,也是原因之一。于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公开的大众信息,而更为猎奇的、窥私的信息的需求被最大化的激活。尽管人的窥私癖自古就有,而此刻的工具、环境等外因使得其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度,并形成社会集体的窥私癖。

其次,从传播理论上讲,日本学者中野收曾就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说——“容器人(名词解释第6个)”。意思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由于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内心象是一个容器,是封闭的,不愿为人所知的,尽管为了排解孤独,也会和其他人交流,但这种交流仅仅限于容器外壁的碰撞,决不会深入到彼此的内心深处。于是人们就对别人的不公开表示出极大的好奇。而当社会上的“容器人”们在大众传媒的刺激下,抓住某一个隐私性的话题,就会很容易的爆发集体行为。——于是一个个在大众传媒催生下的“莫名其妙”的流行时尚产生了。

再次,就是咱们中国的国情了,开放的二十多年,因为以前制度的原因而压抑的获取信息的欲望一下子释放出来,如饥似渴的需求自然会引发传媒更疯狂的生产造势。就如同咱们现在的制造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一样,导致了世界各国大规模的增加对中国的原材料的生产供应,也导致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这个2004年最热的话题疯狂的追捧,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于是乎,在全社会的集体窥私癖的催生下,造就了现代流行工业的快速更迭,很多流行元素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火了起来。回头再想想刀郎,极尽能事的制造神秘感的包装策略,不就是为了迎合这种窥私癖吗?再想想林志玲,她的走红更多的应该得益于人们对三十岁的完美女人的意淫,以及她尽其所能的展现那双台湾第一美腿和她那34C的凹凸身材罢了。还有Blog,中国人认识Blog不就是因为“木子美”们的大曝隐私吗?导致至今很多人还认为Blog就是某个能够窥视到隐私的个人神秘园。

相关文章

煌煌百万字,写尽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伊甸之东》阅读推荐
日元贬值带来的经济警钟:中国会重蹈覆辙吗?
人生的选择如何定义我们现实的生活——《人生复本》推荐阅读
历史偶然:康熙红票背后的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抉择与歧途
汉武帝为何决意亲手杀子害妻?——《巫蛊乱长安》阅读推荐
如何从容面对死亡,实现自我救赎——《生命的礼物》阅读推荐

发布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