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纸媒新闻的四大着力点

2010-10-03 2,549 0

  提升权威性,把握深度阅读这个“第二落点”;打好“差异牌”,着眼地方新闻,增强社区影响力;强化评论功能; 做好“加、减法”,通过整合使各类有效信息变得更丰满、更全面深入。通过编辑的“加减法”,让受众在更短时间内阅读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这些都是《海峡都市报》面对网络竞争的局面下探索出的纸媒新闻的四大着力点。事实上,报纸等传统媒体做网站,如何和现有的区域内网媒竞争对手展开竞争,这些方法也很有借鉴意义。

  把握“第二落点”

  1.提升权威性

  网络有无可比拟的传播时效,但同时受制于权威性的缺失,受众需要多元化信息,更需要真实信息。也就是说,面对网络传言,受众需要一个“再确认”机制,以断定信息真伪。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通过再确认机制—采访,发布权威信息。

  传统纸媒能否更好地打造并树立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是与网络媒体竞争的关键。如果说网络媒体出现假新闻是见怪不怪的话,平面媒体如果出现假新闻,则无异于“自掘坟墓”。

  2.引领深度阅读

  传统媒体不仅可以通过再确认机制发布权威信息,还可以自觉、系统地运用解释权,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探因和前瞻,这也是纸媒长处所在。纸媒所拥有的成熟专业新闻从业人员队伍,一代代媒体人传承的新闻理念,都是网络在短期内难以企及的。因此,把握好“第二落点”,用深度报道引起深度阅读,赢得深度读者,是纸媒存在的最大价值之一。

  比如,今年初泉州发生闹市区ATM机前血案,《海峡都市报》第一天消息发布消息后,紧接着不惜版面连续三天深入追踪还原事发现场、凶手其人其事,调查全市ATM机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夜间取款的安全措施,同时,在探访被害人和凶手双方家庭后,提出凶手家庭无法承担经济赔偿时,法律能否为贫困的被害方家庭提供援助机制等等。这样一组深度新闻,不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报道上,更推动和促进了公众关心的夜间取款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破解,引起泉州市各大银行关注,并纷纷探讨措施。

  打好“差异牌”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呈现出一个重要特征—越是重大新闻受众了解得越早越详细,越是身边事反倒不甚了了。

  纸媒应怎样与网络新闻抗衡?就是挖掘地方新闻,做深做细做足身边的新闻。

  1.地方新闻是重中之重

  “新闻兴趣与距离成反比”。网络的无地域性是其优势,但同时使其在对地方新闻的介入上力有未逮。面对网络竞争,纸媒应该细分市场,收缩报道范围,增加报纸不可替代的地方影响力。

  《海峡都市报》在地方新闻的经营上,不仅力求做足做细做深做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政策性报道、突发事件报道,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做足服务性新闻。从每天要看的天气预报,到本地衣食住行各类资讯等等,力求让读者形成阅读习惯。

  对地方重大新闻,《海峡都市报》更是不遗余力。比如前不久的福厦高铁通车,报纸从通车前几天就推出专题策划,历时半月,从福厦高铁的建设、配套、站点设置、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周边城市经济的带动等方方面面,进行立体式全方位报道。为了更好服务读者,还专门制作了《福厦高铁完全手册》。在福厦高铁通车首日,报社专门组织人员到高铁站派发手册,让乘客们一册在手,乘坐高铁全知道,可谓是做足了服务性。这样细致入微的服务,是网络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差异性正是纸媒的优势。

  2.增强社区影响力

  地方影响力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区影响力。以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事情为报道对象满足了人们对心理距离接近的兴趣要求。

  《海峡都市报》在经营社区新闻中进行了许多尝试。去年起推出了不少新做法,如去年推出的“社区议事厅”栏目,紧紧围绕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焦点,进行调查、热议,连线部门商讨解决之道。今年又推出了大型相亲活动“邂逅·爱”,每半月举办一次,读者报名踊跃,反晌十分热烈。此外,还不定期举办各种社区活动,用活动密切报纸与本地读者的联系。在社区新闻的写法上,也不断探索独特的更贴近读者的聊天式写法。

  强化评论功能

  评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报纸更应强化评论功能,树立“观点竞争”意识。

  网络的“草根”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评论者。但因为网络评论的“低门槛”和开放性,使得公众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也在滥用话语权。大多数网民发表言论时,更多地注重率性和痛快,而不屑于或者不能够以建设性、创造性的态度和架构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恰恰是报纸评论的最大优势。

  报纸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重视观点、思想传播的传统。报纸的评论能够站在理性和公平正义的制高点上,用相关法律法规和主流民意的基本要求,评判优劣,揭示美丑,引导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透过层层迷雾见真知。与网络评论相比,报纸评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严肃、理性、可信赖性。而这也正是大众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所需要的。

  近年来,《海峡都市报》不断强化评论。除设置时评版外,省外新闻部还推出了记者评论,在每天国内、国际、文化、体育的焦点新闻、重大事件旁同时配发记者的及时短评,大大提升了报纸的思想性和穿透力。

  做好“加、减法”

  报纸有限的版面,迫使编辑要精选出最精要、最深刻、最有针对性和公信力的内容展示给读者,这反倒成为应对网络海量信息竞争的利器。

  一方面,必须发现和综合真正对目标读者有用的信息,这是“做减法”,发现信息中的“真金白银”,并且筛除大量垃圾信息;另一方面,必须对信息具有较强的分析解读能力,从而使读者从中得到更多的附加值,这是“做加法”。通过整合使各类有效信息变得更丰满、更全面深入。通过编辑的“加减法”,让受众在更短时间内阅读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反过来会使越来越多的读者舍得“花钱买信息”,成为报纸的消费群体。

相关文章

煌煌百万字,写尽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伊甸之东》阅读推荐
日元贬值带来的经济警钟:中国会重蹈覆辙吗?
人生的选择如何定义我们现实的生活——《人生复本》推荐阅读
历史偶然:康熙红票背后的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抉择与歧途
汉武帝为何决意亲手杀子害妻?——《巫蛊乱长安》阅读推荐
如何从容面对死亡,实现自我救赎——《生命的礼物》阅读推荐

发布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