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和VP——从社区用户角度挖掘社区运营机制

2006-11-25 2,453 0

VC——价值消费者(Value Consumer,简称VC);VP——价值提供者(Value Provider,简称VP)。

思践:VC/VP——从社区用户角度挖掘社区运营机制
原文地址:http://www.maayee.com/Topic/176353/3158.html



从感性的认识来看,1.0和2.0的差别所蕴含的哲学原理恰恰就是1和2的区别,1就是一个网站服务主体来服务所有客户,2就是服务主体从1个变为2个以上,《道德经》里面讲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网站服务客户,是有着明确的商业诉求和利益驱动的,也就是说这个1的模式是很成熟的,但是2的服务模式就不那么清晰了,因为2的服务形态是“自由散漫”的,如果只靠义务,只靠“帮助别人得到认可和成就感”这样的驱动,其整合能力十分有限,更难深入,资源是聚集了,但是难以整合,形成合力,形成产品和服务。那么整合的驱动力来自哪里呢?

我认为还是从用户需求和角色定位上来看。用户来到一个网站或者一个社区,网站一定是有吸引他的地方的,或者是知识,或者是朋友,或者是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些知识朋友机会对于他来说就是价值,他来这里就是来消费这些价值的,因此,从这个点上来说,他就是一个价值消费者(Value Consumer,简称VC)。同时当他发表的文章,分享的知识和资源被其他人看到和认可,那么他又是一个价值提供者(Value Provider,简称VP)的角色。对于VC和VP两种角色往往是在一个用户身上随时转换的,比如潜水者,基本上就是纯VC,因为消费不需要付出代价,因此,对于潜水者们,他们乐得潜水,但是有些论坛已经做出一些限制,长期不发帖不贡献价值的用户会被清除ID,同时有些帖子需要一定积分才能察看,这就促使VC需要去赚取等价物(如积分)来获得VP提供的价值。

很多网站只注重了对信息的整合和经营,但却忽略了对用户的经营,对于用户资源的经营,不是仅仅对“话语领袖”的经营,更重要的是要对VC和VP之间的消费关系进行引导和经营。只有建立了VC和VP间清晰的互动关系,才能够使得网站从1变成2,从2变成3,从3变成万物。

在建立VC和VP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有驱动,一方面要驱动VC把他们的需求贡献出来,使得潜在的VP可以看到,这个模式类似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给用户一个便利的渠道可以把他们的需求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让潜在VP可以快速响应。但是无论新浪爱问还是雅虎知识堂都很可惜地没有把这一明确的VC和VP的关系纳入到社区的运营中,更多的是在利用客户构建一个知识树,但是确没有确立VC和VP之间的一个稳定的消费关系。

同时,要让VC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需要提升VP提供服务的品质,那么对于VP的驱动需要有更大的核心驱动力。目前看到的社区基本上是单一以“名”来驱动,但是光靠一些头衔是不够的,要想长期使其深入地提供价值,则需要在“名”、“权”、“利”三方面给与充分的激励。同时对于同一VC需求,需要形成VP的PK机制,使得在一类服务中提供最佳价值者能够得到最多的回报。

要让VC和VP充分互动,历史留存的“免费”观念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大家都是免费分享,免费获取,那么谁为价值买单呢?要突破这个障碍,首先要做的是对价值的有效合理评估,网站要有一个对价值贡献科学的评估体系,当然,这个体系也是由用户参与评价产生的。在转变的过程中,不是一下子全部变成收费,而是免费分享的和有偿支付的同时并存,只要当价值可以合理评估,并且被越来越多人认可,那么买单行为就可以产生。

而对于网站来说,和所有的会员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一方面,网站是最大的一个VP,所有的用户都是这个VP的VC,但另一方面,会员也是VP,当会员呈现VP特性的时候,他就会为网站提供价值,他和网站一起为更多的VC提供服务,那么他和网站就是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个时候,只要服务价值能评估能定价可收益,那么这个收益就可以由网站和会员VP共同分享。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社区的经营是在经营客户资源,而客户资源的经营是在经营资源的需求匹配关系和交易规则,这个体系的构建可以大量基于信息化但有不完全限于在网上,就像麦田说的,可能很多功夫仍然要做在网下面。

何田:从价值生产和流通角度,为社区设计提供了全新角度的视点
原文地址:http://blog.donews.com/hetiantian/archive/2006/11/24/1084429.aspx


思践这篇开创性的文章,将社区用户分为价值消费者(vc)和价值提供者(vp)两种状态,主张对这两种状态进行诱导,对两种状态下的不同利益诉求分别给予满足,并强调两者的和谐匹配。文章还特别提出,网站本身也是一个最大的vp,他和vp是一个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分享利益的可能。

这篇文章解决了我昨天的问题,因为我整个思路是错误的。不同的用户,或者同一用户的不同状态下(vc/vp),有完全不同的诉求,我不应该在没有细分的情况下来考究核心需求。但我的所得远不止此。

思践此文,从价值生产和流通角度,为社区设计提供了全新角度的视点。例如:
1、让提供者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2、让提供者的成果及时、准确到达消费者,发现成本和拥有成本适当
3、让消费者有需求时,可以以合适代价找到生产者或他们的成果
4、不存在总量生产过剩或短缺,又不存在供需双方通道不畅带来的局部过剩或短缺
5、让消费者做投入(多种投入,包括金钱),使提供者获得报偿、获得再生产的能量

荷田:专家体系、付费阅读、出租出售版面
原文地址:http://blog.donews.com/hetiantian/archive/2006/11/24/1084735.aspx


思践谈到的专家体系,就是社区创造“相互服务、互相交易的通道”的形态之一。

在专家体系中,价值供应者(VP)先提供大众化价值,到建立足够的信任度后,就可以开展提供个性化价值的服务,为单个价值消费者(VC)提供有偿服务。

专家体系对原来的社区形态并不需要有很大的改动,只需要附加性地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1. 信誉能见度问题。让VP的信誉可见,包括历史贡献记录、信誉度标志(分数或星级)、接触方式(例如在帖子后列出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专家和当时的问题)、服务反馈(解决过哪些人的问题,满意程度)等

2. VC提交申请的通道。包括需求描述、愿意付出的代价(例如虚拟币)、时间要求等。

3. 交易的保障。例如保证金(虚拟币)制度,如果合作失败,不但要扣除过失方保险金,而且要在信用记录上给予标记。

4. 服务结果的评估和报偿的划转。类似淘宝。

5. 虚拟币的价值兑现。专门问过思践这个问题,他的意见是虚拟币不合适兑现,只适合用来购买站内服务。我认同,兑现会引发很多复杂问题。

专家体系可以说是现有社区加入“相互服务、相互交易的通道”的最简单方式。这个模式过去

相关文章

不要有景无情,要寄景于情。短视频这么拍,好地方怎能不出圈!
洽洽嗑瓜子但不吃大赛创意爆棚,揭秘三大策划秘籍如何让品牌活动火遍全网?
百场文旅实践启示:互联网思维如何锻造独具魅力的和美乡村IP
老板IP崛起!科技企业如何玩转新媒体时代?
科技宣传三大“痛点”,你的企业是否也感同身受?
参观了一百家科技企业后,发现共同的问题竟然是这个!

发布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